“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”“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”“你有勇气去Gap Year吗”,年轻人就业话题屡成网络热点。近日来,记者走访了锡城招聘会,发现就业市场竞争依旧激烈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毕业生的求职心态也在悄然改变。
(资料图片)
薪酬期待下降,毕业生更看重未来发展
不再盲目追求高薪岗位,受访应届毕业生酬薪预期更趋理性。江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康宇熙表示,“第一份工作比较看中的是公司规模和平台发展,薪酬这方面可以商量,也不是非要拿很高,更看重公司能否给自己提供一个好的起点和跳台,所以选择公司方面会慎重一些。”江南大学研三殷同学在招聘会前更倾向投递研究岗位的高薪工作,在与企业面试交谈后,也愿意“先就业”再“择业”,降低自己的薪资期待。“现在我们去看社招时,尽量选择国企、央企,早些年师兄师姐更侧重选择互联网大厂,这两年情况不一样了,不会一味去追求高薪。”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研三学生唐新说。
“这两届毕业生的特点比较明显,一个是薪资期待下降,本科生、研究生们的期待薪资平均下降500元左右,另一个就是求稳心态明显,从江南大学年终总结显示研究生就业于国有企业的占比越来越高,且本科生、研究生就业都更倾向于国企、事业单位、行政管理这些岗位。”江南大学招就处宋肖飞告诉记者。
智联招聘发布的《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数据也显示,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,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约6%。其中,4000元以下期望月薪的占比12.8%,高于2021年的8.9%;6000元以上期望月薪的占比44.6%,低于2021年的50.8%。
学生薪酬心态的转变一方面是追求相对稳定的职业,另一方面是企业招聘的取向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起到一定的影响。近年来,企业在招聘方面越来越严谨,更加注重人才的招聘与培养,不少公司聘请专业人士为新入职的大学生量身定做职业生涯规划、岗前培训,让学生适应职场人的角色转变。这种理念也传达给了大学生,从而让更多的大学生着眼于自己的未来发展,而非追求短期的高收入。多位来自各地区的招聘负责人都表示,出于不少毕业生现在“追求稳定”的心态,无论是政府还是公司单位,除了保障薪资,还争取了住宿购房待遇、节日慰问金、子女入学优惠等一系列福利。
升学工作两不误,毕业生求职规划清晰
今年江南大学最大招聘会现场,来自全国各地的334家企事业单位携带2万余个职位前来,毕业生们手持简历,分流入场。现场不乏许多低年级同学提前来感受校招氛围。
江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陈同学告诉记者,她是大三学生,此次来招聘会转一圈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单位能给提供实习机会。陈同学明确表示自己没有考研打算,“读研的话时间成本花费太大,我们的专业更看重工作经验和能力,可以说工作经验比研究生学历重要得多,从师哥师姐反馈来说的话我们这个专业出去几乎是本硕同薪。再加上如今很多人都去‘卷’考研这条路,就会觉得性价比不是很高。”
除了在校招现场寻找实习机会,陈同学还在积极地为自己的未来规划,她已经开始着手准备面试资料,并计划暑期去大厂实习,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。“争取在明年秋招的时候能够拿到大厂的offer,求职期间也会准备考公,尝试多条路并行,不会一条路走到底。”
与前两年追求“慢就业”的心态不同,不少毕业生加快了找工作的节奏,调整了就业预期。记者调查发现,近两届毕业生更早地去了解市场信息,结合自身情况定制合适的就业路线。不少学生纷纷表示,应届生身份很宝贵,不敢“慢就业”,怕待业久了会与社会脱节,而且毕业期间招聘会相对集中,是最好找工作且双向选择机会最多的时候。
线下招聘火热,面试辅导咨询忙碌
日前,无锡各大高校已经组织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以及多场跨市引才活动。截至4月初,无锡市已走进国内46座城市的100余所高校,线下招聘释放火热复苏信号。
值得一提的是,线下招聘火热,面试辅导、简历咨询也十分忙碌。智联招聘黄晶晶正在给学生们修改简历。据黄晶晶介绍,“一份好的简历,是需要在30秒内让HR看到重点内容,其中包括求职意向以及和这份工作的匹配程度。不少学生套用花哨的模版,反而使得简历不够清晰明了。同时她也建议同学们不要只拿一份简历去投递多家公司,而是面试不同公司前针对性地去做简历,有的公司即使是面试同样的岗位,也会有侧重点,如果学生能够根据面试岗位、公司招聘意向去定制自己的每一份简历会更有胜算。”面试辅导咨询火热,黄晶晶结合智联招聘发布《2023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》,洞察职场最新动态,为毕业生提供参考。
“在就业市场,行业有冷有热是永恒的现象。最近几年,正如调查数据显示,电子半导体、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行业正‘火’,岗位需求大,薪资待遇高,但这不代表这些行业永远处于‘潮头’。”今年智联招聘发布《2023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》显示,影视传媒行业招聘复苏,成为新晋人才缺口TOP10行业。后疫情时代,线下拍摄、录影等工作回归常态,伴随影视、文化等各类消费的强势复苏,媒体/出版/影视/文化传播行业得以恢复。今年3月,该行业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达到了15.4%,岗位需求快速上涨,人才缺口扩大。
(记者 陈怡迪)
关键词:
品牌